近年來,線陣列揚聲器系統(tǒng)以它獨特的優(yōu)勢廣泛用于大型的擴聲場所。線陣列揚聲器系統(tǒng)是應市場需求而產生的,也是高新技術的產物,因此備受人們的關注。
關于線陣列的形象比喻?
當在大的場地擴聲一兩只喇叭是達不到聲壓要求的,而多只普通音箱組合又會產生聲干涉。為了解決聲干涉,人們研發(fā)了線性陣列組合音箱。
為了說明線性陣列音箱解決聲干涉的原理,我們打個比方,想想我們向水中扔石子時會發(fā)生什么?石子入水的地方會擴展開圓形的波紋,如果我們向水中仍一把石子,我們會看到什么是所謂混亂的波場。
但如果我們向水中扔一塊與那一把石子一樣大小和重量的大石頭,就會看到跟扔一塊小石子一樣的圓波紋,不同的是其振幅非常大。如果把那些單獨的石子全部粘到一起,則其效果和大石子是一樣的。
假如我們能用一些可分別運輸和操作的單獨的揚聲器,創(chuàng)建一個單個的聲源,即線性陣列組合,就能提供一個總體上連貫的、可預測的聲場。極小的垂直輻射角使音箱之間不會有聲音的疊加,聲干涉就不會產生。從而達到一個高標準、高聲壓級、高覆蓋面的音響系統(tǒng)。
三代線陣列的發(fā)展歷程
線陣列背后的理論很早以前就有了——已發(fā)表的相關文章至少可以追朔到30年代。
線陣列類型的揚聲器系統(tǒng),在60和70年代就已經非常流行,當時并不大也不復雜,但毫無疑問在號角負載技術接替之前占據主導地位。
20世紀60-70年代非常流行的聲柱式揚聲器可以說是第一代線陣列揚聲器,但其局限性在70年代早期已經變得非常明顯。隨后被號角負載技術接替過一陣子,到了20世紀的80年代,L-Acoustics的ChristianHeil博士建立廣為所知第二代揚聲器。當今高水平的現(xiàn)場演出一般都會采用線陣列音響,這些音響一般都是建立在第二代揚聲器技術之上。
直到2004年終,德國HKaudio宣布推出了第三代線陣列音響。第三代線陣列和第二代線陣列音響的區(qū)別在于聲波耦合方式,聲透鏡產生凹面波經過散射作用,離開聲透鏡一定距離后耦合成平面波,平滑完整的平面波由此能夠傳輸更遠距離。
線陣列揚聲器系統(tǒng)的特點
單元箱規(guī)則排列
線陣列揚聲器系統(tǒng)是由一列單元箱組成,這些單元箱按一定規(guī)則排列,根據聲場需要可以排成直線和“J”字形。單元箱的數目由擴聲聲場的需求決定,但是必須滿足形成線陣列的基本要求,即線陣列的長度至少應大于輻射聲波的波長的一半。每一只單元箱的輻射特性有嚴格的要求。例如,輻射聲功率、頻率特性、水平指向性、失真和線性相位等必須滿足線陣列對它的要求。
功率大、投射距離遠
例如,EAWKF761的單元箱中的低頻單元承受功率1200W,靈敏度96dB;中頻單元功率500W,靈敏度107dB;高頻單元功率150W,靈敏度112dB。單元箱組成陣列以后,由于單元箱之間的相互作用,使得揚聲器的輻射阻抗得到了提升,提高了輻射效率。因此,采用線陣列揚聲器系統(tǒng)作為聲源在100m以外希望獲得100dB以上的聲壓級是輕而易舉的。
覆蓋的聲場比較均勻,干涉區(qū)域小,重放分辨率高
線陣列的垂直指向性很尖銳,一般在10°左右,最窄的可達3°。輻射的聲束窄,到達相應的觀眾區(qū)域的直達聲比較強,輻射的距離又比較遠,在很大的區(qū)域內的聲壓級的變化比較小。由于線陣列的旁瓣控制使得輻射聲場的重疊區(qū)相對比較小,干涉面小。直達聲為主的區(qū)域,聽感好、聲音清晰、分辨率高。
室外典型應用案例
新加坡室內體育館是1989年建成的多功能體育館,是一座圓拱形體育館,造型美觀,可容內12,000人。該體育館是新加坡承擔各項體育賽事和演出的核心場館。由于館內容積較大,混響時間明顯偏長,且存在較嚴重的聲聚焦和顫動回聲。2005年9月新加坡政府投資1,800,000美元對場館進行改造。共采用Renkus-HeinzPN102LA有源線陣列揚聲器48只,分四組,每組12只,集中吊掛于中央顯示屏下方覆蓋全場觀眾區(qū)。該設計充分利用了線陣列揚聲器水平覆蓋的一致性和超強的遠投離散控制性,既保證了整個觀眾區(qū)具有一致的聲壓覆蓋,又保證了清晰度。該系統(tǒng)改造完成后已承擔各項重大賽事及演出40余場,均獲得一致好評。
更多相關: AV集成
文章來源:音響網